教务动态
     
     
    《激光与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21-05-06 16:58     (点击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激光与光通信技术

    课程名称(英):Laser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光电工程学院

    预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光学、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

    课程性质:非学位课(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40%,期末60%)。

    注:期末提交一篇3000字的学习报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说明本课程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的关系,及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

    《激光与光通信技术》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该课程在大学物理、工程光学、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等课程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激光与光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工程知识,培养学生初步进行激光和光通信器件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为扩展学生视野以及今后能深入学习和解决激光和光通信技术领域的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 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专题性地讲述两大部分:一是激光产生、振荡、特性调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内容涵盖激光性质、谐振腔模式分析、谱线加宽与速率方程、激光振荡和输出特性、典型激光技术;二是关于光通信的基本理论、器件和技术方面知识简介。并以前一部分为主题。

    三、 主要章节和学时分配(含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上机、自学、综述文献等)

    主要章节

    章节主要内容简述

    教学方式

    学时

    备注

    1

    激光基本原理

    1、光相干性描述

    2、激光产生思想

    理论教学

    2

    2

    光学开腔的模式分析

    1、开腔模式概论

    2、稳定腔模式分析

    3、非稳腔模式分析

    理论教学

    8

    3

    工作物质谱线加宽与速率方程

    1谱线加宽与线型函数

    2速率方程

    3增益系数

    理论教学

    6

    4

    激光振荡与输出特性

    1激光振荡阈值和振荡模式

    2激光输出功率和能量

    理论教学

    2

    5

    激光模式控制技术

    1激光横模选择

    2激光纵模选择

    3稳频技术

    理论教学

    4

    6

    激光短脉冲技术

    1激光调Q

    2激光锁模

    理论教学

    4

    7

    光通信基础

    1光通信的优点和应用

    2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3纤传输原理与特性

    理论教学

    2

    8

    通信用光器件与光端机

    1通信用光源

    2光检测器

    3光无源器件

    4、光端机

    理论教学

    2

    9

    光通信技术简介

    1光纤放大器

    2光复用技术

    3光交换技术

    4光孤子通信技术

    5相干光通信技术

    7波长变换技术

    8、其它新技术

    理论教学

    2

    四、采用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1、《激光原理》 第六版,周炳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2、《光纤通信》第二版,刘增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五、教学参考书目(至少列三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参考书目,并注明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1、《激光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陈家璧,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激光技术第三版,蓝信钜,科学出版社,2009

    3、《光纤通信系统》,杨祥林,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4、《光纤通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