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2021-05-06 16:54     (点击数:)

    永利8855官网入口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光电探测技术

    课程名称()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echnology

    程编号:

    开课单位:光电工程学院

    预修课程:大学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课程性质:非学位课(专业方向课程)

    学时:32

    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30%,期末70%)。

    注:期末提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说明本课程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要求的关系,及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联系)

    光电探测技术》是光电集成技术与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该课程在大学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课程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使学生掌光电探测技术基础理论、基技术和工程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光电探测所涉及的材料与器件分析设计、系统集成研究与开发能力,面向红外、太赫兹、可见光、紫外、X射线等研究对象的探测器研发与系统集成

    二、 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针对红外、太赫兹、可见光、紫外、X射线波谱范围的探测与研究需求,从材料、器件工艺、系统集成、工程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光电探测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及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红外探测太赫兹探测、可见光探测、紫外探测、X射线探测、高能带电粒子探测、中子探测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探测器结构与设计、系统集成与工程应用

    三、
    主要章节和学时分配(含相应章节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上机、自学、综述文献等)

    主要章节

    章节主要内容简述

    教学方式

    学时

    备注

    1

    光电探测技术概述

    1研究对象

    2基本问题

    3常见探测技术

    理论教学

    4

    2

    紫外-可见光探测技术

    1光辐射原理

    2半导体物理

    3探测器分类

    4探测器原理与结构

    5探测器应用

    理论教学

    4

    3

    近红外探测技术

    1红外辐射特性

    2硅基探测器

    3化合物洗探测器

    理论教学

    6

    4

    红外探测技术

    1红外器件基础

    2、红外探测敏感材料与制备技术

    3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4制冷型红外焦平面

    5、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

    理论教学

    6

    5

    太赫兹探测技术

    1概述

    2太赫兹辐射源

    3太赫兹探测器分类

    4、太赫兹探测器吸收材料与器件设计

    5、太赫兹探测器研究与发展趋势

    理论教学

    6

    6

    核辐射探测技术

    1概述

    2核辐射探测原理

    3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4、气体探测器

    5、闪烁体探测器

    6、半导体探测器

    理论教学

    6

    四、采用教材(正式出版教材要求注明教材名称、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自编教材要求注明是否成册、编写者姓名、编写者职称、字数等)

    1、《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郝晓剑, 李仰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五、教学参考书目(至少列三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参考书目,并注明作者姓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半导体器件物理》,施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原理》,李允植,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红外成像阵列与系统》,常本康,蔡毅,科学出版社,2006

    《核辐射探测器及其实验技术手册》,汲长松,原子能出版社,1990

    关闭窗口